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你以為你是誰

你以為你是誰? 
耕   田製作
 
我們個人的價值,
一定建構於我們背後的光環,
即使是大明星,
也不見得光環是在自己身上,
而在於產生價值的組織
與利益分配體系上! 
 
基本上我討厭聽別人發牢騷,
不過看著眼前一個老朋友
神情憔悴的樣子,
也只能耐住性子聽著。 
他說:「我現在終於了解
這些爛人有多現實了,
以前對我鞠躬哈腰的,
現在有哪一個願意對我伸出援手,
虧我以前對他們多好多好……」
 
我的朋友以前擔任大公司的高階主管,
有權有勢,很多人巴結討好他,
他也以自己人脈廣闊而自豪。
後來自己出來開公司,
漸漸地卻沒有人理他,
直到現在公司關門了,
坐在我面前罵這個人罵那個人,
喋喋不休。 
 
我看了一下時間,
心想這樣耗著不是辦法,
對他也沒有幫助,
於是我把心一橫,
打斷他的話,問了一句:
「你以為你是誰?」  
他當然是愣在那邊,
拿著咖啡杯的手看起來氣得發抖。
 
「你有沒有想過,
以前因為你是大公司的高層,
人家來找你不是因為你個人,
而是因為你們公司!」
 
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這種自覺與體認,
總是認為我在這裡很行,到哪裡都很行;
卻沒有想過,很行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被授權,
吹捧我們的人,就是為了分到好處。
 
竹科的長輩說,
這是「組織價值」,
把一個人與他所在的公司分離開來,
這個人其實也不算什麼,
因為別人要的是他所屬
組織的利益,
所以巴結的對象
馬上會轉移到繼任者身上,
這是人之常情。

 之所以會形成這種錯覺,
就在於我們忘了自己是誰,
也不願意承認其實光環是組織、團隊給予的。

 一個長輩在離開知名企業之後,
有一次跟繼任者一齊吃飯,
席間遇到了以前很熟的供應商。 
當他介紹繼任者給供應商認識之後,
馬上發現自己變成旁觀者,被冷落了,
供應商立刻把繼任者當成主角,
變化之快,他都嚇了一跳。
 
自己已經有很高的利益,分一些來推廣產品卻又吝嗇,
沒有想過通路與人脈的價值遠超過這個小小的產品。
出來做事業不就是要成功嗎? 
開疆拓土的皇帝不也都是先講好分疆裂土、百里封侯,
別人才肯拼命的嗎?
誰真的是為了你個人啊?還不就是看在利益的份上嘛!
 
這就是格局問題了,
我們的產品固然有優勢,
我們個人可能也有兩把刷子,
如此構成了典型大頭症,
也是未來失敗的遠因。
 
產品有生命周期,
時間到了就該放,
在生命期內就要用力去推,
總不能為了計較別人拿多少
就放棄機會吧? 
怕別人賺得比自己多,
就會失去全部。 
 
別天真地以為大家都永遠相信產品,
永遠相信你個人;
會的,但只有第一次,
時間最長也只有一年,
之後沒人會再相信這一套的。 
那些抱怨別人無情重利者,
是否有聽到人家在你背後說:
「別傻了!」
 
有個長輩,
離開原來的工作好幾年了,
卻都還可以「遙控」該單位,
並且磋商各種事情,
甚至影響決策。 
我就很好奇,
人已經不在位子上,
沒有實權了,
為什麼做得比在位時還風光?

 在一瓶高級洋酒的吹捧下,
長輩直接講出重點:就是利益分配。
以前在位的時候可以給小好處,
現在不在位更可以給大好處而不用在乎烏紗帽,當然做得更大了,即使沒有任何頭銜與職權。
 
「別相信自己了,要相信錢!」這是事實,
我也常常跟商場上的朋友直接講,
離開學校之後,
人生只剩兩種朋友會陪伴我們到老死,
一種是推心置腹、兩肋插刀的熱血義氣;
另外一種就是利益先講清楚的君子之交。
 
我們個人的價值,
一定建構於我們背後的光環,
即使是大明星,
也不見得光環是在自己身上,
而在於產生價值的組織與利益分配體系上。

這世界還是有美好的友情與動人的故事存在,
不過大前提仍然是我們的腦筋要夠靈活,
別人要拉我們一把的時候,
不要在乎拉我們的手是乾淨的還是臭的,
都快要掉下懸崖的人還在挑三撿四,
那還是掉下去算了。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要謙虛,把握住能帶給自己價值的機會,
把自己當作是nobody,
才會看見未來的路在哪裡。

大自然的藝術! 火烈鳥群自動排成一幅巨鳥圖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大自然堪稱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大地、天空、流水、動物等等都能展現各種神奇的作品,日前一名攝影師搭乘直升機經過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時,發現底下的火烈鳥群自然地排出一個奇特形狀,而樣貌非常酷似一隻巨大的火烈鳥,景象相當壯觀。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攝影師鮑比哈斯(Bobby Haas)日前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島(Yucatan, Mexico)拍攝,正當要離開時,發現河面上有著一大群火烈鳥,當他仔細觀察時發現,鳥群們正組成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形狀。

從圖中可發現,鳥群就這樣慢慢排列成一隻巨大火烈鳥,讓人看了超驚訝,攝影師立即叫飛行員慢慢靠過去鳥群,以免這幅神奇景象被打亂。



哈斯表示,這一刻是如此短暫,在鳥群開始分散之前,他僅捕獲到了其中一張照片,之後再整理時才發現這張圖像確實是非常神奇,「這圖實在太美妙了,以前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情形,我想我以後可能永遠也看不到了。」

文章欣賞—拒開補習班賺錢的另類老師


文章欣賞—拒開補習班賺錢的另類老師

拒開補習班賺錢的另類老師
孫文先教出千位數學資優生撰文者:王之杰


跳過定義、少講公式,啟發孩子對數學的本能,孫 文先讓台灣最優秀的數學腦袋在國際發光。
 

善用各種不同的數學教材及工具,是九章教學的特點之一。(攝影者.張家毓)


嫩芽剛吐的三月天,春陽把城市烘得暖暖的,應該是出外踏青,或是賴在被窩裡的週末。但一早,台北市師大附中新民樓的綜合教室裡,一群活潑好動的數學資優生 已經安靜端坐上課,連家長都得陪在教室後面一起上課。這是「九章數學愛好者俱樂部」的例行課程,拿著麥克風講課的是九章數學教育基金會的負責人孫文先。


在過去十四年中,已經有近一千位數學資優學生,曾在這個體制外的教室裡聽過課。去年得到英特爾科學展首 獎的北一女學生蘇意涵、國際小學數學及科學奧林匹亞數學總冠軍林鼎鈞、自然科學金牌胡凱昱,都曾是這個「非主流」、「體制外」數學俱樂部的學生。九章的傳 奇,連對岸的中國科學院數學所,都在北京中關村核心地帶,留了兩千坪土地,希望孫文先能將這套教學,原封不動的搬到中國複製。


「我們不是補習班!」當陌生人問這個俱樂部時,這通常是孫文先冒出的第一句話。他堅持在自己的理念與填 鴨的補習教育之間,畫上一條清楚的線。為了與坊間無數的數學教室區隔,他想盡辦法在名稱上給這個聚會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教室」、「私塾」都不滿意,最 後只能用「俱樂部」勉強稱之,這一用,就是十四年。


看看教材,就知道孫文先開的不是補習班。他準備的投影片,教的不是公式,而是如何「打領帶」、「脫背 心」最有效率、如何用傳統圓柱型的鑽頭,鑽出方形的孔?如何不用公式計算,就可以比較鞋帶的長度?如何從花朵中看出數學密碼及蜂巢中暗藏的黃金比例?「萬 物都跟數學有關,」他說,台灣的數學教育太重視教「解法」而缺少「想法」的訓練,九章要給孩子一個完全不同的數學教育。 師大數學系畢業的他,三十多年來,從未進入主流的教育體系,也從未站上國中小的講台,當過「正統」數學老師。會把這些小朋友兜在一起,完全是無心插柳的結 果。


圓夢:出版數學教材 因員工捲款潛逃,慘澹經營


民國六十六年,孫文先從當時人人欣羨的師大數學系畢業,在那個升學至上的年代中,拿著師大數學的文憑, 不僅可以得到教職的保障,如果自立門戶開設補習班,收入比醫學院畢業生還好。然而,他在念數學系的過程中,卻深深感到台灣數學相關教材,相當貧乏,一直想 為台灣的數學教材出版市場做點什麼。


四年大學念完後,拿了家中的地契,借了三十萬元,九章出版社開門營業,一頭鑽進了專業數學教材出版工 作。


剛開始出版的《簡明數學百科全書》、《數學趣談》等書回響還不錯,賺了一些錢,但好不容易奠定的基礎, 卻在一次員工捲款潛逃事件之後,瞬間蒸發,出版社開始走下坡,最慘澹的時候,還得靠老婆在床頭找到的幾塊零錢,買些青菜、麵條,才能勉強果腹一餐。


為了繼續專業刊物出版的夢想,他運用出版社的資源,在台大對面開了一家打字行,當時沒有電腦,論文得一 個字、一個字用鉛字敲,九章因為數學出版的專業,數理公式打得整齊又漂亮,深受理工科學生喜歡,打字行毛利雖低,但生意不錯,最好的時候,幾乎包下台大三 分之一的論文打字市場。同時,母校師大附中體卹孫文先對數學教育的執著,特別讓他在附中福利社的文具部賣文具,補貼家用。


堅持:不開補習班 勸進聲不斷,仍苦守出版社


在兩個「業外」的支持下,九章出版社活了下來,不過卻苦了孫家一家人。孫文先回憶,那時早上七點半就要 到校張羅,一直得待到晚上六點,福利社忙完之後,又得應付打字行及出版社的工作,有時要到倉庫搬書,有時又要到裝訂廠看書樣,孫家的三個女兒都還小,一家 五口就這樣帶著棉被、枕頭,以車為家,在混著油墨味的小發財車中,穿梭台北市街頭。


日子是過得去了,但數學出版在台灣本就冷僻,加上孫文先堅持不出版升學類的參考書,九章數學雖在學術界 有些名號,但擺脫不了慘淡經營,反而是一些曾在九章工作的員工,在看到數學補習教育的龐大需求之後,自立門戶,開起資優數學補習班,變成了有錢人。


但「不願發財」似乎是孫文先故意給自己的人生功課。


他說,以當初九章出版社的聲望開補習班一定大賺,「我絕對是億萬富翁!」但當一個人富有了以後,絕對不 可能還堅持理想,「人不可能這麼堅強的,大多數的人都很軟弱的!」因此縱使勸進聲不斷,孫文先還只願意苦守這小小的出版社。


回憶起那段艱苦的日子,一路跟著打拚的孫太太承認,看著別人因為數學家財萬貫,對照自己的情況,「以前 也會怨呀,為何別人有大房子住、有好車子代步,我們卻還這樣苦哈哈的。」


不過,九章的努力,終究還是被看到了。因為堅持數學專業出版,孫文先接觸到台灣數學底子最深、潛力最強 的族群,開始陸續參與進而主導培訓國中小國際數學競賽的訓練。他發覺台灣有天分且喜愛數學的孩子真的很多,但在學校裡常被當作怪胎,甚至有很多都是過動 兒,在課堂裡面很不得人緣,如果能把他們聚在一起,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互相切磋,也許是個辦法,一方面能繼續開發這些孩子的潛力,一方面能補強資優生一些生 活學習上的不足。


發光:創設基金會 把資優人才推上國際舞台


在幾個家長的支持下,九章數學講座開始運作,每兩個星期,在不同的同學家上課,並請台灣數學界人士,包 括:中央研究院數學所研究員葉永南、清大教授林哲雄、彰師大教授林來居、高師大教授柳賢等輪流講課。非正式的聚會名聲越來越響,非傳統的教學方式,回響極 大,不少數學資優生甚至願意從中南部舟車勞頓到台北上課。


跳級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超級電腦(peta-scaled supercomputer)的羅元隆就回憶,他家住員林,每次上課時,五、六點就必須起床,由母親開車到台中水湳機場,坐小飛機到台北上課。


人紅是非多,九章以出版社名義組織類似的教學活動,很快遭人檢舉,為免爭議,幾個家長在民國八十九年, 出資五百萬成立了九章數學基金會,並將這個聚會正名為「數學愛好者俱樂部」。名稱更迭,並不影響俱樂部的表現,這些九章的資優頭腦,不僅在國際奧林匹亞科 學競賽中表現優異,其名聲更遠及俄羅斯、泰國、中國、菲律賓,《馬尼拉日報》甚至把九章奪冠的消息,放在頭版刊出。


為控制教學品質,孫文先堅持把上課人數控制在每年七、八十位左右,對象以國小中高年級及國中學生為主, 民國九十四年之前,每年都會舉行資格考試,最近幾年,轉換成書面申請。要進俱樂部上課,不僅要得到基金會會員的推薦,孩子必須親筆「一字一句」撰寫一份自 薦書,闡述自己為何願意學數學,家長也必須提交一份報告,簡單說明為何送小孩到九章。審核通過,才能坐進俱樂部的教室中。


「明年,我計畫在台灣舉辦一個大型的國際數學競賽,把全球數學菁英全都聚到台北!」孫文先說,屆時「至 少有五十個」曾在九章上過課的數學資優生,會從全球各地回到台灣,幫老師完成這個重要心願。不過,「會議結束之後,我就要退休了!」他說,在非主流數學教 育中努力了半甲子,未來,應該做做自己想做的事,將在台灣及中國穿梭講學,出版社及基金會雖然還會運作,但數學俱樂部恐怕得畫下句點了。對於坐在台下聽講 的這些資優生,孫文先眉宇中雖然不捨,但至於誰要來接棒,似乎他自己也沒有答案!


延伸閱讀:小三到小六是學好數學黃金期


在台灣數學教育上耕耘三十年,孫文先對現在的台灣學生數學能力憂心忡忡,直說是教改把台灣孩子數學能力 給減弱了,台灣學生的整體數學能力明顯下降,甚至連菲律賓、泰國、印尼,都逐漸追上。在這樣的環境下,家長可能需要格外的努力。


他提醒家長,每個小孩對數學都有天生的直覺,小學三年級到六年級,是培養數學直覺最重要的階段,錯過了 這個階段,「一些與生俱來的能力就永遠消失了。」但目前台灣數學教育,太著重訓練數學問題的「解法」,而缺乏啟發對解決問題的「想法」,很容易把這樣與生 俱來的能力給「抹平」。他期待家長別一味要求孩子計算,不必一窩蜂參加各類的補習班,應該讓小孩用自己的想法,透過嚴謹、有創造力的邏輯思維,解決問題。